【庆祝建院50周年征文】西子湖畔地勘星

丹桂飘香醉金秋,红枫飞舞迎院庆。

在喜逢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际,浙江化勘院也迎来了建院50周年的历史节点,令人欣喜万分。

50年,在历史的长河中虽只是短短的瞬间,然而正是这浙江化勘院一路走来的50年,却有着太多令人难忘的记忆,耳闻目染的半个世纪往事和心灵感悟,又似过电影一般浮现眼前,一发而不可收……

我原在北京军区装甲兵从军服役,随着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世局趋缓相安,我军果断裁军100万以精兵应对,本人所在的坦克九师亦在当裁之列,即解甲归田投奔地勘院的前身浙江化工队落脚谋生。初来乍到,一见当时的化工队远离市区,驻地偏僻,房舍低矮,设备陈旧,大伙还要长年累月手执矿锤奔广野、钻山沟,风餐露宿寻矿藏,顿时打心眼里凉了半截:看来我这个金戈铁马、戍边守卡20载的老军人,又转岗成为与“苦”结缘的地勘“兵”啰!

据当时的王志中书记、徐柔远队长给我介绍说,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国家为发展农业生产,急需为化工厂提供磷、硫、钾等化工原料,各省都相继建立了化工地质队,浙江化工地质队也就应运而生。当时由田鹏、郑金祥、张书余、袁凤田等同志牵头搭班,并先后从石油队、煤炭队调来刘永清、关华鼎等15人举旗组队。建队伊始,上无片瓦,下无寸地,手中也无一杆枪(钻机设备),从租用杭州卖鱼桥的一个小旅馆立脚,先后租借过化工学校、石油地质队的房子过渡建队,直至1975年在市郊闲林埠初建了办公楼、食堂、仓库等才安营扎寨,成形上道。

建队伊始,虽然勘查设备奇缺,野外作业条件十分艰苦,但执着的地勘人以寻找化工矿藏为己任,手握罗盘、地质锤、放大镜,头顶蓝天,脚踩大地,和着原野的鸟啼蝉呜,踏着崎岖的崇山峻岭,个个晒得像个“黑非洲",却没有人叫过一声苦和累,还有人形象地说他们“远看像逃难的,近看像要饭的,仔细一看才知是地勘的”。

为了找矿,有人常常远别妻儿老少,长年累月奔波在乡间的小路上,累了在树荫下歇个脚,渴了喝口山泉水,饿了啃几口干面包,有时还起早贪黑地与日月赛跑,“出门听到鸡叫,回家听到狗叫”

为了找矿,有人义无反顾,默默奉献,不求物质上的等价回报,几乎一家子都扑在了地勘事业上,“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

为了找矿,有人从当年的热血青年到两鬓染霜……

岁月蹉跎,在历史的每个时期,人们都会有敬仰的英雄,在革命战争年代,舍身炸碉堡的董存瑞是英雄;在和平建设时期,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铁人王进喜是英雄。当时我就在想,什么样的人才能成为英雄?也许时下的地勘人既无轰轰烈烈的底色,也无惊天动地的壮举,但他们跋山涉水潜心找矿的奉献,仍然给人以深深的感动。大树固然可贵,小草依然芳香,如今的共和国大厦,不就是像地勘人一样如此平凡的人增砖添瓦而垒成的嘛!

浙江化勘人一件件动人的故事,震聋发聩,憾人心弦,无不感化着我的心灵。别人能行,乃我不成?心动不如行动,军人的本色、党员的魂魄、初心的使然,很快让自己扑下身子融入到了地勘人的行列之中……

那时,队里的项目事业经费由化工部矿山局拨发,而人事等是属地管理。省、部“双重管理”的体制,也时有“两不管”的漏缺和遗憾。当时化工队毕竟是新起炉灶为时不长,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缺一不可。“购买设备缺票子,招募人才没房子,条件艰苦难留汉子”的窘境,无不困扰着队里,事业发展困难重重,就算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鉴此,队里分工我分管联系后勤及工、青、妇工作,并决定派我和吕敦杰同志踏上向省、厅的“财政求援”之路。

事不宜迟,我们迅速将化工队的事业发展和困难实情,用文件形式向省石化厅陈海青厅长、王式君副厅长及计财处长朱荣培等相关负责人呈送了报告,并在省厅向省政府转送我队上呈报告的同时,斗胆上门向分管工财口的柴松岳副省长和财政厅翁利华厅长等作了详细口头汇报。

受当时浙江人为开拓市场而兴起“千山万水、千言万语、千家万户、千方百计"的“四千精神”和“白天当老板,夜里睡地板”的言行启发,我们也是连续几个月“跑断了腿,磨破了嘴”,既有字正腔圆的慷慨陈述,又有好话说尽的“叩头烧香”,厚着脸皮咬定青山不放松。与此同时,陈祖舜副队长巧施良计,从侧面也妙助了一臂之力。众人拾柴火焰高,功夫不负有心人,也许是化工队短短20年的卓越贡献撼动了上层;也许是当时的困境震撼了领导;也许是“会哭的孩子多吃奶”,省里最终一锤定音,批文下拨财政资金84万元,供化工队购物造舍专款专用。

好家伙,在听到“万元户”吓一跳的那个年代,84万元可是个了不得的天文数字,少说相当于现在的840万甚至上千万元。

雪中送炭!

我和吕敦杰初获此讯,直乐得满脸是牙,迅速向队里主管领导作了汇报,全队上下顿时喜上眉梢。

是时,队里迅速决策将此款一分为二,34万元用于购置钻探设备,由贺师冠总工程师带领地探队一行兵发上海,拓展地勤创收市场。用50万元在闲林庙山家属区兴建2栋宿舍楼,组织力量进行地勘、设计、协调、施工。陈鸿金等同志更是起早贪黑地奔波在施工现场的调度、质检、管理之中,庙山工地顿时热火朝天。

不出年内,2栋各2个单元5层楼的职工宿舍楼拔地而起,40户职工很快兴高采烈地乔迁新居,较好缓解了多年以来困扰队里的“住房难”问题和解决了部分职工的后顾之忧,有效激发了一线地勘员工的敬业热忱。

尔后,队里还以“求援有功”为名,赏我500元“大洋”以资鼓励,哈哈!这是全队上下共同努力的结果,哪能一人独吞?我当时就将队里的几十位姑娘、小伙拉到了闲林镇文化楼,在“嘭嚓嚓"的优美乐曲中同庆共享。

那个时候,队里的工、青、妇工作也比较活跃,板报、墙报焕然一新,绿化生态不断改善,歌咏、篮球、羽毛球等业余文化生活丰富多彩。1991年,在省厅组织的建党70周年歌咏比赛中,由王志中、徐柔远、杨培田、严生贤、陈茂真、钱云堂、王靖基、王方连、沈农高、周竹筠、张明、胡永成、杜生良、黄正成、孙文、吕继昌、管红凤、管红娣、郑延秀、蔡小妹、王克南、郑若男、邹梅、徐艳、谢湖美、王总莉、陈连平、贾燮萍、王桂英、刘丽丽等30人组成的化工队合唱团,以雄壮优美、铿锵有力的《地质队员之歌》等组曲,一举夺得第二名。在诗歌朗诵比赛中,王方连、蔡小妹以仪态端庄的靓丽台风,珠落玉盘的丰富内涵,声情并茂的精彩表达,过关斩将,一骑绝尘,最终各荣获男、女生一、二等奖。

在省厅组织的直属单位篮球比赛中,以钱云堂科长为领队,由严宏伟、魏明、郑延杭、牛振邦、王鸿亚、倪鸿、袁兴华、王刚、孙文等12人组成的化工篮球队,团结拼搏,奋勇争先,屡战屡胜,只是在与石油队篮球队一战中略显劣势,稍输了几分,屈居亚军,取得了自1984年省厅举办的直属单位篮球赛冠军以来的又一个较好名次,其良好的精神状态和精彩纷呈的竞技场景,无不引来满堂喝彩。

上个世纪的八、九十年代,在“不管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摸着石头过河”的大气候下,我国的改革开放已进入加大步伐的前行期,化工队也逐步迈入了“一业为主,多种经营”的多元门槛,面向市场的地质勘查、机修厂、啤酒厂、劳务公司等相继崛起。以林嘉田同志领衔的劳务公司,在余杭县、闲林镇有关领导的支持和帮助下,用2.4万多元购得闲林老街旧宅基,仅以不到30万元的自筹资金,就在闲林镇中心建起了一幢壮观漂亮的6层“莹宝大楼”,化工部矿山局刘坚书记、郑若灿局长和地质处长陈元侃,先后兴致勃勃地参加了大楼落成典礼和实地视察指导。以张国珍、王贵勤、郑剑波、杨晓春等同志领衔的化工队一支,则另辟新径,在甬城开拓市场,并建起了“宁波服务中心”大楼。也许是“东方不亮西方亮”,几项横向多元发展的逐步推进,无疑为化工队的发展频添了新的生机。

平心而论,应该说时任劳务公司经理的林嘉田同志还是有敏锐的经营头脑和实干精神的,他从1984年承包机修厂和尔后担任劳务公司经理的历练中践行长进,曾认真提出过化工队还可进一步拓展市场的思考与建议,并几次踏勘了杭州市区蒋村地块可用于办公、研发基地及商用开发的200亩土地,当时仅以每亩5万元、总价1000万元就可拿下该地块,且以化工队的名义向化工部矿山局领导作了呈报沟通,局里经认真研究,也很有兴趣,并给予了口头承诺:可合作在此共建“化工矿山培训中心”,并给予800万元资金支持。只可惜队里将此情向省厅汇报、并要求给予200万元财政支援时,上头却以小小化工队竟欲“蛇吞象”为由予以否定了,此事瞬间熄火泡汤。要知道当年仅只需5万一亩的此地块,眼下早已涨到每亩二、三千万元的天价,若当时如愿征用开发,那恐怕就是另一番场景了,这个你懂的……

市区置地开发不成,我们便将目光转向闲林,欲在庙山脚下的联荣村区域买个百十亩土地拓展化工队地盘和开发商用,可惜省厅也不予认可,只好作罢。要知道当时此地块的价格也就在每亩3700元上下,而现在早涨到1000万元上下一亩都抢不到啰!

说来话长,当时,我还慎重向队里提出过在庙山职工宿舍区前削地建房的建议,设想将临街一、二层作为商用门面房对外出租,将三至八层作为队自用办公、创研房,以商养房,且将老队部搬迁至此,以利便捷和拓展市场,后也因缺乏资金等种种原因而未有下文。不久,我工作调动而进了省级机关做事,淡出了化工队门槛。

光阴似箭,一眨眼30年过去,近闻地勘院将在我原设想提议的闲林庙山地块兴建集办公、创投、研发于一体的综合办公大楼,实令人欣喜万分!

2002年,地勘院从闲林搬进杭州市中心置地拓展,以“农村包围城市”,是应时明举;而今又从新“杀回闲林闹革命”,亦绝对是睿智之策。庙山区域,除已建成宿舍的地块外,其余坡地其实尚不属于地勘院的可用土地。据悉,经过近些年院里的努力争取,特别是石明华、刘礼峰等同志不辞辛劳的内外联络,磨嘴力争,不仅赢得了被拆迁“莹宝大楼”、“天一酒家”的理想应有补偿,而且还将剩余庙山地块如愿转为院里综合大楼名正言顺的可基建用地,此实乃一件可喜可贺、哺鸡生蛋的幸事。有幸观看了大楼的设计模型,雄伟壮观,高雅别致,据说开工在即,计划三年内迁入办公,前景着实令人翘首。

流年山高水长,岁月沧桑悲欢。虽然阔别地勘院已有30个年头,但我始终依恋着这个难舍的“家”,隔三差五总会去转转看看,体悉馨香,这不仅因为这里是我两年余摸爬滚打、魂牵梦绕的地方,更因为此地有令我终身仰视的心中具象。

首先是浙江化勘人抖擞精神,撸起袖子一路前行,在华夏大地描绘了精彩的画卷,先后找到了明矾石、伊利石、莹石等一大批价值连城的大中型矿藏,荣获化工部、国土资源部和浙江省颁发的优秀找矿一、二等奖和科技进步奖。特别是自杨怀洲、石明华接过周育坤、严生贤等上任班子率众奋力拚博,打下富有成效扎实根底“接力棒”的基础上,带领团队凤凰涅槃、绿色发展、甩开膀子勇攀高峰,和现任年轻班子接班后朝气蓬勃一路前行的近十年来,无论是地质主业还是开拓市场,均取得了令人嘱目的显著效益,产值数据己从10年前的几千万元,跃升至2021年的3.4亿之巨。天长日久,他们甚至将跋山涉水、丈量大地的脚步编成了一支舞,将击石找矿的单调锤声谱成了一首曲……,一路笃行不怠,尽显芳华,其显著的业绩和对社会的巨大贡献,成了全国化工地勘系统屈指可数的耀眼明星。

其次是浙江化勘人秉持“开拓创新,求实奉献,科学发展”的理念,传承“以艰苦奋斗为荣,以找矿立功为荣,以献身地质事业为荣”的“三光荣”精神,扑下身子,过坎爬坡,奋力拼搏。当年敬业实干的袁德丰同志,俯首甘为孺子牛,起早贪黑,身背锤包,踏着冰雪,潜心找矿,抓铁有痕,跋山涉水不知磨破了多少双登山鞋,汗流浃背不知湿透了多少次身上衣,梅花香自苦寒来,终于在常山寻得特大型萤石矿,在全院同志的共同努力下,将寻来之宝贡献给国家,将浙江地勘人的敬业奉献镌刻在大地丰碑上。有如此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地勘春播人,何愁桂香秋后丰?

再次是浙江地化勘人朝气蓬勃,风华正茂。在200号在职人员中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87人,其中包括98名中、高级工程师和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有化工矿产找矿的专家,岩土技术的大师,地灾调查、土壤调查的能手,有省部级、厅局级的先进个人,有地质界明星--金罗盘奖、黄汲清奖的获得者……。以刘礼峰、邢玉玲等新生代同志搭班的“领头羊”,年轻有为,意气风发,他们秉承历届班子团结拼博、奋发向上的优良传统,筚路蓝缕,生机盎然,统率团队向着更高的目标砥砺前行。

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一路走来的浙江化勘院不仅功勋卓著,光彩夺目,而且藏龙卧虎,人才辈出,就是从这里跌打磨炼、茁壮成长后走出去的人,无论从政、经商、从艺,也大多光彩夺目。化工队前老队长魏义山奉调担任了浙江省驻天津办事处副主任;林嘉田同志上调担任了化工矿山总局副局长;邵永吉同志转行担任了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纪委书记;应光宇同志离开地勘单位后担任了浙江省物产集团旗下省燃料公司总经理岗位。

勤学苦练、从地勘队员中蹦出来的蔡大生,则成了闻名遐迩的旅欧著名男高音歌唱家,是极少能够登上中央电视台春晚、元旦、国庆、中秋四大晚会的歌唱家。他在欧洲二十多个国家演出了近四十部歌剧、音乐剧,是华人艺术家在世界舞台上登台最多,被文化部誉为最具影响力的华人歌唱家之一;就连从这里走出去的化工人子女王锦文,也在文艺战线行云流水,大展风彩,成为国家一级演员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先后担任宁波甬剧团长、浙江省戏曲家协会副主席,是中国戏剧最高奖梅花奖得主。在一个仅有几百人的单位就涌现出两位国家顶尖的艺术家,不仅在化工地质系统绝无仅有,就算类推全国也是凤毛麟角。真可谓“龙生龙、凤生凤”,桃李满天飞彩虹。

说来也巧,眼下就连昔日远离市区的闲林小镇,随着大杭州科创园拓展西进,也早已蜕变成高楼林立、万家灯火的闹市,位居中心粉墙黛瓦、亭台楼阁、小桥流水的苏州园林式老街新景,鸟语花香,一步一景的梦幻景观,直馋得游人流连忘返,绝对可与沪、苏“城煌庙”、“拙政园”媲美,姹紫嫣红的醉人景致,无不给闲林小镇频添了既优雅传统、又时尚现代的亮色。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淡妆浓抹总相宜”的美丽西湖和“丝绸之府”、“鱼米之乡”的天华物宝,早在元朝就被马可﹒波罗誉为“世界最美”的“华贵之城”。如今杭州的飞速发展,20国元首齐聚杭州的G20峰会,10000多名各国运动员即将在此云集竞技的“亚运会”无不为“人间天堂”浓墨重彩,锦上添花。浙江化勘院背靠如此美轮美奂的诗画浙江、美丽杭州,时逢世局变迁的大势,手握黄土变金的铁锤,踩一脚就是秦砖汉瓦,吸两口便是龙井茶香,点三点则能网通世界,怎能不如虎添翼、展翅腾飞呢!

在健步迈入第二个百年门槛之际,胜利召开的党的二十大描绘了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伟大民族复兴的宏伟蓝图。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山东第六地质大队职工的回信中深刻指出:“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事关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殷切期望大家“奋力书写‘英雄地质队’新篇章”。

浙江化勘院一路风尘正跃上半个世纪的当儿,往日的万千世界已成了历史的印记和昨天的故事,而今又迎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50年辉煌,既让人留恋往事,思绪万千,更使人充满遐思,憧憬未来。回眸过去的成长史,展望今后的奋进路,更有利于不忘昨天,珍惜今天,奔向明天。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照乾坤”。

衷心祝愿浙江化勘院在美丽杭州这个人间天堂,坐着跨湖桥的小船,抿着龙井茶的馨香,穿着絲绸之府的嫁衣,乘着时代快车的东风,将“坚定、担当、务实、奉献″的大山品质发扬广大,大步走向更加辉煌的未来。

“观楼沧海日,面对钱江潮"。

心有阳光,一路前行,浙江化勘院的明天必将更灿烂!

 

作者:1990-1993年曾在化工队工作,任党委副书记、副队长。

现为:

世界华人作家艺术家协会会员

中美(杭州.纽约)画家协会会员

中国社科院特约研究员

中国知识产权研究会会员

中国硬笔书法家协会会员

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

浙江省级机关公务员

 

文:杨培田

首页    文学宣传    【庆祝建院50周年征文】西子湖畔地勘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