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雪景(散文)
渡过那年寒冬腊月,当我在清晨起来推开窗一看,大地ー片白茫茫,啊,可喜天下大雪了,看了雪景真是触景生情,使我浮想联篇,引起我满满的回忆,引发我回忆我的童年、青少年、中年与老年时亲身经历的几次下大雪的故事,至今我记忆犹新。
童年时在温州看雪景
我的童年是在家乡―温州市渡过,我家居住五马街(沙帽河巷)。那年寒冬时,清晨起来推开窗一看,天空飘着一朵朵洁白雪花,纷纷扬扬,大地一片银装,我带文清弟弟与邻居小朋友玩,搭雪娃娃,打雪仗,双方用雪打对方,击中为胜,大家打的精疲力尽。我欢喜看雪景,因为下大雪了意味新的一年除夕春节要来了,除旧岁、迎新春,许多家庭过年时结灯挂彩、放鞭炮,一家人穿新衣,大人给孩子发红包、拜年钱(压岁钱),吃各类可口的糕饼,许多孩子天天盼望过年。但解放前在旧社会穷苦百姓人家怕过年,因为负责累累大人岀外躲避债主讨债,孩子们饥饿也受苦。我出身于工人家庭,升斗小民,每逢年关到来时,大雪天,一些不法奸商、财主往往搞囤积居奇,连连抬高物价,大米稀缺。为了活命,过好年,因此在过年前,我家人也与其他一些老百姓一样,冒着凛例寒风,常常在几间米店前连夜排队购米,粮店店主在购米前,有时给排队购米的群众发编号票,店主有时在排队者肩上用粉笔编号。每当这家米售完后,大家践踏着积雪争先恐后的往另家米店蜂拥,真是拥挤不堪,因路滑人多时常踏伤老人与孩子。有的强壮青年为了早购买米往往在众人肩上头上踩踏过去。
青少年时在上海看雪景
旧上海是一座不夜城,十里洋场,是外国冒险家的乐园,是国民党四大家族与富人的乐园,贫富相差悬殊,两极分化厉害。解放前上海被帝国主义国家侵占,旧上海曾划分几个租界:南京路一带是英国租界、霞飞路一带是法国租界、四川路一带是日本租界。我的父亲在上海被服厂当工人,我们的一家人家由温州迁往上海,先居住在人民路青莲街,后居住兴国路民宅。解放前夕那年寒冬,大雪纷飞,大地犹如一片白茫茫的冰雪世界。上海真是“几家欢乐,几家愁。”官僚资本家有钱人住高楼大厦,财主人家、吃的是山珍海味,玩的有上海大马路(现南京路)、有跑马厅(专跑马广场,现改人民公园),也有玩的是百乐门等歌舞厅,在附近常听到夜晚不时传来嘭嚓嚓与“夜上海”歌舞曲声。一般市民遊玩的是上海大世界、永安、先施、申申公司等遊乐场。而穷苦的百姓、有的住木屋、贫民窟,更苦的无家可归人住在大厦外地板上。旧政府腐败,加上不少奸商囤积居奇,旧上海物价暴涨,市民常常叹息:国民党政府发行新国币—关金卷不如冥币。因为货币常贬值,工人一发到工资怕贬值,千方百计购买大米。过年前下大雪天时,我们一家人也与上海市民一样排队购买大米、年货。那年,下大雪又给穷苦人家带来灾难,例如清晨有人到霞飞中路(现在淮海中路)一带看看,大雪地上常见冻死骨,也有婴儿尸体,清道夫忙着清理,一夜寒风过后,霞飞路九层楼下有时清道夫抬出多具贫民流浪汉的男女尸体。白天当我路过贫民窟,经常听到孩子与老人哭喊声:“我肚皮饿煞了”,过路人有时就丟铜钱给他们。上海是冒险家乐园,富人的天堂,贫富相差悬殊。正是唐朝诗圣杜甫诗曰:“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青年时在长春看雪景
解放后,我在长春求学时也常看到下大雪,清晨起来推开窗一看,一团团洁白晶莹的雪花来自九天飘下,纷纷扬扬,一片翻飞的雪花犹如怒放的梅花、飞舞的梅花,雪是斗寒的勇士,报春的使者。大地变成冰天雪的世界。長春风景优美,街道路面有独特特点,波状起伏,远看下雪后街道路面像银白色波状飘带。窗外气温零下20—35度,甚至更寒冷,室外冰天雪地,凛洌寒风刺骨,野外作业不小心耳朵生满冻疮,也有传说耳朵冻得失去知觉掉下来。学校室内有二层厚玻璃窗,有的有暖气设备,也有与居民家一样有炕(炕中可生火取暖)。
我们来自南方的同学不善于冰上运动,上体育课冰上运动滑冰我是弱项,我脚踩冰刀练习滑冰不知跌了多少跤,跌跌撞撞,但还坚强站起来练。长春市经常举行全国性城市与国际冰上比赛活动:例如冰上舞蹈比赛、滑冰比赛、冰球队比赛。有时在我的学校滑冰场举行。
中、老年在杭州看雪景
我由边彊调回浙江杭州地区工作,在杭州度过中老年生活,直到退休。杭州没有北国下雪那么壮丽,娇小玲珑、晶莹剔透小雪花似棉茹一样纷纷扬扬从天空飘下,屋顶、草地、群山如披上一层层白地毯,大地如一片玉砌银妆冰雪世界。雪后的杭州冰清玉洁景色迷人。使我触景生情,回忆中国改革开放初期时,恢复高考、抓教育兴科技,尊重科学知识,尊重人才,是科学的春天。按中央政策允许边疆知识青年回城工作。后来按政策也允许支边工作多年的职工调回原省工作,我从浙江调往云南支边多年,如今调回浙江杭州工作,感到幸福快乐,我朝思暮想的家乡、亲友,我今日调回相聚了,我们的生活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正如“忽如一夜春风,千树万树梨花开。”雪后的杭州展现出一幅奇丽的图画。
上述我回忆我在童年、青少年、青年、老年时通过回忆漫谈看雪景,真实反映在党与人民政府的英明领导下,新中国国家独立、民族复兴、人民安居乐业,国家繁荣富强。
供稿:陈文光